6月18日,美国国务院正式通知全球各驻外使领馆,恢复办理F类(学术型学生)、M类(职业培训型学生)与J类(访问学者)签证,这标志着国际学生赴美留学通道的重启,是不少焦急等待签证学生的重要转折点。
尽管签证系统重启,但中国大陆地区的美领馆放号情况十分有限,“一号难求”仍是常态。
25日中午11点半左右,F1签证有非常短暂且数量极少的放号,瞬间秒光,这种短暂放号的情况并非预约恢复正常,应该是有人取消之前预约而空出的位子或者是系统正在调试。当前抢号形式犹如“手速大战”,大批家长和中介每天守在系统前刷号。
为避免错过突发放号,建议学生提前备齐以下材料,即约即办:
1. 预约系统账号(建议注册好并登录保持活跃)
2. I-20表格(由录取学校签发,需缴纳SEVIS费用)
3. DS-160表格(在线填写并提交,获取确认页编号)
4. 签证费缴费证明(建议提前完成支付)
5. 护照原件、成绩单、录取通知书等辅助资料(用于面签时携带)
新规:社交媒体全面审查启动
此次签证重启的背后,美国政府还悄然引入更严格的背景审查机制,成为学生群体最担忧的变动:
• 强制填写社交媒体账号:申请人需申报过去5年内使用过的所有社交媒体(如微博、知乎、B站、Facebook、Instagram等)
• 账号需设为公开状态,接受领馆人员人工与技术联合审核
• 审查内容不设明确边界,重点排查“可能对美国价值观、政府体系有敌意”的表达,但未定义何为“敌意”
这一规定被指涉嫌对个人言论自由进行模糊干预,也加剧了部分留学生家庭的焦虑与不确定感。从签证配额紧缩,到审核标准升级,再到意识形态考察,这场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名义的收紧潮下,留学美国不再只是准备好成绩和材料那么简单。这一轮签证恢复,对很多家庭来说是“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一半”。但从现实操作看,真正迈出这一步,还远比想象中艰难。签证,不再只是入场券,也可能成为一道过滤器。